
3月8日,中興通訊發布2021年度財報。記者注意到,員工安居房遞延收益達2.23億元。

回溯中興近年財報,這一項均計入財務報表。從2018至2020年間,員工安居房遞延收益分別為9.19億元、8.57億元、2.36億元。
一位地產公司的財務告訴記者,遞延收益一般與政府補助相關。公司購入“人才安居房”后,周邊同等商品住房的公允價值減去公司實際購入價格的差額,計入遞延收益。
四年來,這一金額逐步縮小,說明員工能分到的安居房變少了。記者在財報里發現,員工福利里有“住房補貼”這一項,可能用于替代此前的安居房福利。
據前中興員工李曉華介紹,中興很早就為員工提供安居房福利,2018年前,房產允許轉賣。“直接出售,難以產生現金流,后來,部分安居房以毛坯房租賃的方式,分配給績效優異的員工。”
另一名前中興員工告訴《21CBR》記者,早前公司規定:“簽訂買賣合同10年后,有安居房的員工,可以申請取得完全產權”。
早鳥福利
李曉華沒趕上好時候。
通信行業曾是香餑餑,員工福利好,風頭不亞于當下互聯網行業。中興在全國各地為員工建安居房。TCL員工王雪也告訴《21CBR》,很多年前TCL也有員工福利房,“只是叫法不一樣”。
中興在深圳建的安居房,位于南山區西麗工業園,周邊有大疆、傳音控股等公司總部,還有萬科建的大型商超,屬于繁華地段。安居房分為50平和100平兩種戶型,購房門檻是工作滿八年。
李曉華記得,帶自己的師傅享受到了安居房福利,購買了一套100平三房二廳的房子。
2015年,深圳房價約3萬元/平米,李曉華的師傅以4000/平米的價格購入安居房。現在,深圳南山區房價約11萬元/平米,其師傅的房子增值超1000萬。

2018年,中興被列入制裁名單,公司扣減獎金等福利。安居房政策變了,員工只能租,不能買。
“中興部分安居房以毛坯房租賃的方式與員工簽約,員工支付裝修款,換3年免費使用權。50平簡裝不低于6萬元,100平簡裝不低于12萬元。”李曉華說道。
很多員工對此不滿。中興留住人才的籌碼,成了槽點。
“在中興工作四五年,月薪一般1.5萬元。很多人遇到好的跳槽機會不走,是因為想拿到安居房安定下來,尤其那些結婚生子的同事。這個政策一出來,人懵了。”一名中興員工吐槽道。
模式變了
早期,很多中興員工拿到了完整的安居房產權,確實賺到了。近些年,這項福利一度陷入尷尬境地。
據澎湃新聞報道,2019年,200名中興南京辦事處員工,早就簽了安居房協議。房子建好后,中興卻要求終止協議。該公司稱,房屋立項時注明是公租房,按照相關管理規定,無法繼續履約。“一切要以法律為準,再以協議為準”。
安居房也是一種保障性住房。現在,保障性住房市場逐漸走向共有產權、出租等運營模式。
“共有產權的意思是,政府持有一部分產權,若購房人想要轉讓,只能轉給政府。這避免了享受保障性住房的人因此獲利,也能維持住房數量。”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岳屾山向《21CBR》介紹道,一些靠保障性住房獲利的漏洞,堵上了。
每個政策都是在時代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那個時代的問題。
北京恒都(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為向《21CBR》表示,“回到本質上看,保障性住房目的是‘保障’兩個字。為了解決員工住房問題,企業安居房政策可能會有一些改革。”
(應受訪者要求,李曉華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