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納入“臨時退市清單”。
3月10日,在美中概股全面大幅下跌,中概股指數整體下跌5.23%。截至昨日美股收盤,五家公司的市值共跌去43億美金,約合272億元人民幣。
3月11日凌晨,中國證監會回應稱:“這是美國監管部門執行《外國公司問責法》及相關實施細則的一個正常步驟。我們此前已經多次就《外國公司問責法》的實施表明過態度。”

中金互聯網行業研究認為,本次事件并不突然,它只是前期市場已經預期事件的進一步落地,預計其他中概公司也會步其后塵。
《外國公司問責法》在2020年已被簽署,2021年12月,法案執行細則由美國SEC確定。
《外國公司問責法》規定,如果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無法審計在美上市公司的審計底稿,這樣的上市公司會被列為被識別發行人。連續三年,就會正式進入退市程序。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告訴《21CBR》,首批名單主要是生物醫藥和半導體芯片公司。
“《外國公司問責法》認定的關鍵是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要求在美上市中國企業提供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SEC要求中概股公司披露包括審計報告(底稿)、境外政府實體的持股比例等額外信息。”鄧之東解釋道。
如果中概股公司連續三年未能提交符合要求的報告,或者提交的報告不合格,美國SEC有權將其從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
中金方面表示,該事件屬于地域性風險,跟公司沒有關系,只要公司在中國,找中國審計師做審計工作,審計師注冊在中國,提供底稿就需要中國財政部和相關部門的批準,那么這個風險就存在。
中國證監會在3月11日表示,近一段時間,中國證監會和財政部持續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開展溝通對話,并取得積極進展。我們相信,雙方通過共同努力一定能夠盡快作出符合兩國法律規定和監管要求的合作安排,共同保護全球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兩國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在3月29日前,5家企業可以提交證據,證明自己被錯誤列入。
3月11日下午,上述5家公司中,已有4家作出回應。百濟神州、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表示,將尋求解決方案,以滿足法律要求。
百勝中國則表示,根據該法的現行條款,除非該法獲修訂將本公司排除,或PCAOB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對本公司的審計師進行全面核查,否則本公司的普通股將于2024年初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